先知們憑著什麼講話、如何被上帝使用,這應當是每位神學生、每位預備作傳道的人要好好進修的功課。今天許多傳道人學會搬書、翻書,將書的內容打在作業裡交上去拿學分,這是「文字上的移民局」;然後對人說,我讀過了巴特(Karl Barth,1886-1968)、布魯內爾(Heinrich Emil Brunner, 1889-1966)、潘能伯格(Wolfhart Pannenberg, 1928-2014)、莫特曼( Jürgen Moltmann, 1926-)、奧特(Heinrich Ott, 1929-2013)、海德格(Martin Heidegger,1889-1976)……使人知道我們是很有學問的人,但是卻不知道神要我們怎麼說,結果當我們說的時候,能力不清楚、愛心看不見,徒有外表的形像,卻沒有實質;先知們不是如此。
上帝藉著先知們講的話都被記載下來成為《舊約聖經》;寫完以後,你說,「夠了嗎?上帝藉著先知講話夠了嗎?」〈來1:2a〉告訴我們,「不夠!在這末世就藉著祂的兒子曉諭我們。」這是很偉大的一句話,可說是全本《聖經》論到基督要成為啟示的媒介,一句重要的佐證,並且在全本《聖經》幾乎沒有類似的話。〈來1:2a〉這句話和前文的重要性完全相連起來:「上帝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,就在這末世藉著祂兒子曉諭我們。」(來1:1-2)「古時」與「末世」是相對的,「先知」與「兒子」是相對的,「曉諭列祖」與「曉諭我們」也是相對的,唯一不能相對的就是「多次多方」,第2節完全沒有提到,這就是特別重要的一點。
基督不像眾先知,基督是獨一的,基督是獨生的兒子,所以不必多方多次;耶穌基督自己來,祂一次來臨、一次成全,一次以公義代替不義的、無罪的代替有罪的,一次將神所托付的話透過祂對我們講出來就已經足夠,不必再「多方多次」。過去舊約多方多次的預備,直到新約基督來臨曉諭我們,而成為過去長期預備所達到的最高峰,就是「成全」;舊約就成為「未來的影子」,而基督就成為「已來的實體」;舊約律法是基督的一種影子、一種形像、一種代表性的表達,當基督 — 神的兒子來到,是以實體親自向我們具體的顯現;因為「上帝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。」(西2:9)所以已經不需要基督以外,許多類似的、屬天的或靈界的活物再來啟示。